Duck币即将被国家正式批准?监管红线与市场传闻的厘清

近期加密货币市场流传的“Duck币即将获国家正式批准”的消息,让不少投资者心生期待。然而结合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与Duck币的项目属性来看,这一传闻与现行法规导向存在明显背离,亟需从监管逻辑与项目事实两方面厘清认知。

从监管层面看,我国对非主权发行虚拟货币的态度早已明确。2025年10月,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重申,将持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。这一表态延续了2017年“9.4公告”与2021年“9.24通知”的核心精神——明确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

再看Duck币本身,作为DuckChain发行的市场化虚拟货币,其本质与BTC、ETH等代币并无区别。该代币于2025年初在OKX等交易所上线交易,但其发行与交易始终未纳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。需注意的是,美国虽通过《天才法案》为美元稳定币背书,但我国监管逻辑聚焦于维护货币主权,对各类非法定虚拟货币均持否定态度。

市场传闻的滋生,或与部分机构炒作有关。但投资者需警惕,任何宣称“虚拟货币将获国家批准”的说法均无政策依据,反而可能暗藏诈骗风险。我国仅支持数字人民币这一法定数字货币,其与Duck币等市场化代币有着本质区别。

综上,“Duck币即将被国家正式批准”纯属不实传闻。在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,参与虚拟货币交易面临极大法律与财产风险,坚守合规投资才是理性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