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宇晨生活在哪国?多重身份下的跨国轨迹与风险真相

 

“孙宇晨生活在哪国” 的答案,藏在其频繁变更的国籍与跨国活动轨迹中。这位波场 TRON 创始人的 “生活版图” 并非固定于单一国家,而是围绕规避监管、拓展加密业务形成了跨洲际的流动模式,背后更暗藏多重法律与合规风险。

从国籍身份来看,孙宇晨的官方归属已脱离出生地。1990 年他生于中国青海西宁,但 2017 年在国内叫停 ICO 后,他经韩国转机前往美国,并此后通过投资等方式先后获取马耳他、圣基茨和尼维斯公民身份,最终以格林纳达国籍公开活动,还曾担任该国驻 WTO 大使。尽管无信息显示其退出中国国籍,但他多次公开强调 “非美国公民、不居住在美国”,显然已将海外身份作为核心标签。

实际生活轨迹则呈现 “全球飞地” 特征,无固定长居地。2025 年 5 月,他因持有大量特朗普币在美国与前总统共进晚餐,被称为 “特朗普榜一大哥”;9 月现身塞浦路斯金融展会发表演讲,10 月又通过全息投影参与新加坡 TOKEN2049 盛会,还曾亮相日本 WebX 峰会并完成太空飞行。这种高频跨国活动,既与其加密业务全球化布局相关,也与他面临的多国监管压力密切相关 —— 美国 SEC 指控其操纵 TRX 市场,FBI、国税局均介入调查,多国居留可降低被集中追责的风险。

更深层看,其 “多国生活” 本质是规避监管的策略。他获取国籍的马耳他、格林纳达等国,或为加密货币监管宽松地区,或曾被列为避税天堂,圣基茨和尼维斯更是因金融监管混乱成为洗钱 “重灾区”。即便曾以格林纳达大使身份寻求外交豁免权,仍因该国与美国的引渡协议面临法律风险。这种 “无固定生活国” 的状态,与其推动的波场业务合规争议形成呼应 —— 波场基金会注册于新加坡,却长期游走在各国监管灰色地带。

需明确的是,孙宇晨的跨国生活轨迹始终围绕加密货币投机。他所到之处均以推广波场生态、炒作代币为核心,而这些业务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均属非法。其多重身份与流动生活看似 “自由”,实则是在法律红线边缘的危险游走,一旦相关罪名被坐实,任何国籍身份都无法成为 “避风港”。

孙宇晨的 “生活国度” 答案,最终指向加密投机者的典型生存状态:无固定归属,却处处受制于监管追缉。这也印证了虚拟货币行业的无序本质,远离其相关业务,才是规避风险的根本选择。